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1404期2版)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记我院青年辅导员王伟

作者:   时间:2014-07-01   点击数:

在第三届河南省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中他荣获优秀奖,实现了我院参加此类赛事历史性的突破;他,敢于挑战,力挑辅导员重担;他,乐观向上,时刻传递正能量;他,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境界。他就是王伟,现任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管理系辅导员。

王伟,1982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萧县,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他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社会科学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音乐系辅导员,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管理系辅导员等。经过几年的学生工作历练,他认识到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能“坐得住书房、上得了课堂,进得去宿舍、打得开心房,理得清思路、做得好导航”。所以,他用爱心、细心、责任心面对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在辅导员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我服从学院安排!”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繁杂、艰辛,且难做佳绩,使得众人望而却步。但在学院需要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他默默耕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尽情地挥洒着真情与汗水。古语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在从事辅导员工作期间,他竭尽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箴言。2010年,他是我院第一届音乐表演班的辅导员,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竟连结婚时都没有请过一天假;2013年,他是管理系的辅导员,为了工作,照顾未满月孩子的重任落到了妻子身上。他何尝不知新婚的妻子需要陪伴,更何尝不晓未满月的婴儿需要照顾,但“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吧!我服从学院安排!”他总是这样说。时间长了,他就像学院的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始终服从学院安排,没有讨价还价,没有唠叨抱怨。因为他知道,学院比小家更需要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有人说辅导员就像一个勤务工,学院的各项工作都要做,时常忙得晕头转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工作方法和工作创新。王伟却觉得不然,他认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要为学生服务好,更多的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成长,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让学生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也正因如此,他始终秉持“发展学生、成就学生”的理念,通过个性鲜明、卓著成效的工作,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

辅导员犹如保姆,要细心照料学生。2006年冬天,他为了照顾突发心脏病需抢救的同学在医院整整守了一天一夜。2010年夏天,他为了解决宿舍蚊子多的问题自掏腰包为学生买来了蚊香。2013年秋天,他为了帮助学生搬宿舍,主动与学生一起收拾、打包和装卸行李直到晚上10点。在他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中,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他就是这样用心照顾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一丝不苟……每一个关于细心的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迎新生时,他总是全力以赴,如认真填写新生入学信息登记表;积极学习相关录取专业的知识,只为了更好的向家长答疑解惑;根据就业办反馈的学生资料认真查阅当地的文化知识,也只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与学生“靠近乎”等等。在学院要求填报各种报表时,他总是认真填录并复查多遍才上交,目的只是怕因个人原因而影响到学生各种奖项的评定。“我们的事,没有王导不知道的”学生总是这样讲。因为,在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满了学生的各种资料,他的工作本上总是记录着各班的课程、老师及学生信息,他总是通过各种方式达到信息的全面收集等。这样方便了他了解学生和开展工作。

作为辅导员,换位思考尤为重要。多与学生深入谈心、多到教室听课,这样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实现亦师亦友的身份转换。2013级市场营销班的一名同学,经常上网、夜不归宿,经过王伟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现在每天坚持上课还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每周至少与一名同学深入谈话,已经成为王伟的固定工作模式。他坚持每天深入学生课堂,这样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以建立与学生谈话时的共同话题。

对学生要做到理解、尊重、宽容,要以朋友的角度去感化和引导他们。2013年冬,学生出现了早上大面积迟到的现象,他发现后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坚持每天早上7:30分到男生宿舍叫他们起床。这样一来,迟到的现象迅速得到抑制。学生说:“辅导员天天一大早从家里赶到学校叫我们起床,我们做学生的实在不好意思再睡懒觉了。”2012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不理解学校对她使用违规电器的处罚,到车棚将王老师的自行车给放了气,王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微笑地说“气都撒了,应该好受了吧”,就这样学生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王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处在成长的探索阶段,所以犯错是在所难免,关键是看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因此即使我们已经做了老师,也要时常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调换一下“频道”看看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事实证明,时常地换位思考,使他能更客观地评价自己,更有利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不断地提升自己。

活动中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学生。管理系在2013年下半学期在校生不足70人,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他将全系在校生组织起来,与他们同训练、共选拔,只要学生出现在操场上必有他的身影。特别是到集体接力赛时,全系要出40名运动员参赛,王老师依然和参赛队员们站在一起。王伟总是说“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目的不在于名次、荣誉,而是通过活动凝聚人心、锻炼毅力,是为了向全院展现自我的存在。”所以,在学院各种活动中,必有王老师的身影,从始至终,既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存在的表现。

采取人本管理理论,关心特殊学生群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投入是最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在面对学生母亲身患癌症时他积极向学校争取为其减免学费,主动去家中看望。在面对学生父亲下身粉碎性骨折时他先鼓励他要坚强,另为其联系勤工助学的岗位。在面对学生因恋爱受挫而要轻生时他耐心开导,使其积极参与活动尽快走出抑郁。

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他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学生干部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第一,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让大家怀着服务学生的理念开展工作;其次,打消学生干部特权思想,让大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三,积极培养大家工作中的“狼性”,做到较强的执行力和快人一步的效率,苦练内功,全面提升素质,做一名研究型的辅导员。为了获得充分地认可,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用过硬的专业知识指引着学生们。针对大学生全面“触网”的现状,网络平台成为他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QQ、飞信、微信等工具及时与学生沟通,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伟的辛勤付出感动了学生,有学生在他的博客里写到 “老王、想你啦”、“老师,在我们心中您一直都是最搞笑的好老师,每次上完您的课后都有很大的感触,很喜欢听您讲课的,呵呵。”付出得到了回报。近年来,他带的学生数十人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专升本通过率100%,先后有数百人次获国家级、院级奖学金;5个集体受省、学校表彰;在一系列的体育运动中获得较好成绩,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等。

在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同时,他还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多年来,他坚持学习,注重实践结合理论,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途径。他一直承担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他主持的八项课题其中有三个课题获得开封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等奖,参与了课题十余项,在CN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通过几年的努力他逐渐具有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知识体系,逐步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不断迈进。

在辅导员这份工作中,王伟和他的学生一起喜、一起忧、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在工作中获取快乐,学生的成长使他变得理性、宽容、真诚、积极、乐观、感恩,同时也真正体会到辅导员职业的平凡与伟大,深深地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几年来,他始终用爱心、细心、责任心面对学生,引导学生珍惜大学时光,走正轨成人成才。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我们学院有许多年轻的辅导员奋战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他们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他们向我们绘制了一幅最美丽的画卷。

Copyright © 2023 9728太阳集团学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箱 kfwyyjw@163.com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