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39集 骆根兴的油画作品—《西部年代》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6-02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骆根兴的油画作品——《西部年代》。

【赏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毅然做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2001年,画家骆根兴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创作了油画《西部年代》。

油画《西部年代》色彩浓烈,藏青色的天空、枯黄色的胡杨林,渲染出西北戈壁的苍凉壮阔之美,画作中的光线呈现了大漠独特的强紫外线,浓烈炽热的岁月沧桑之感跃然纸上。

油画《西部年代》成功的塑造了四位具有鲜明性格特征为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国防科技事业开创者的艺术形象。作品没有展示特定的事件或情节,而着力于画面人物的精神刻画,错落有致动作各异的人物布局,星月形弧形排列与后景顽强生长的胡杨林,组成一幅具有象征意味的感人画面。“两弹一星”事业的总负责人聂荣臻元帅坐在正中间,代表他是这个事业的主心骨,坐镇全局。聂帅戴了一双白手套,手中拄着拐杖,显得淡然自若。整个画面最高点的人物是钱学森,这说明核心科学技术是“两弹一星”成功的关键,也寓意着钱老对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左边的司令员李福泽戴着一幅墨镜,这是由于戈壁滩长期的沙漠强光照射,他的眼睛受了损伤。李福泽是一个脾气火爆的军人,画中他双手插着口袋,呈现出粗犷豪迈之气,与右边政委栗在山的儒雅气质迥然不同。

油画《西部年代》是一幅再现历史瞬间的大型肖像画,骆根兴将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的直接领导人与酒泉基地的开创人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画面里,成功地塑造出他们的个性风采。在这幅作品中,造型处理既着力于形与体面的关系,又兼顾细节的微妙变化;概括的线条,大气简约的笔触,充满视觉张力;他把色彩的强度、力度与用笔的强度、力度结合起来,对每块颜色都充满欲望,通过扭曲、扩张的笔触外化自己的激情和感受,展现出新中国第一代“两弹”功臣的英姿和豪情。

【画作细节欣赏】:

“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个是核弹,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有一个是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1964年,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

21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两弹一星”事业,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困难条件下,依靠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为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如今,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已成功将200多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的航天梦想在这里启航,也在这里飞向星辰大海。

2021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无疑是我们赖之以赢的重要利器。“两弹一星”精神也将穿越时空,激励、鼓舞着我们不断朝着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目标前进。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