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34集 沈尧伊的油画作品—《彝海结盟》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5-12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沈尧伊的油画作品—《彝海结盟》。

【赏析】:2010年,画家沈尧伊为了表现中央红军与彝族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创作了油画《彝海结盟》。这幅画作一经问世,在新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画面的视觉中心为刘伯承和小叶丹在促膝相谈,是歃血为盟前的一个瞬间。这幅画的比例是8:2.7,在特别宽广的构图中讲述了联欢、歃血为盟、授军旗和送行四个故事,显现出画家沈尧伊的构图能力。

在这幅油画的艺术语言上,作者还做了大胆的创新,在绘制黑色斗篷时不仅使用黑色颜料,还使用麻布贴片营造出浮雕的效果,让观众能感觉到斗篷材质的强烈质感。

彝海结盟】:“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5月,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北进,向红四方面军靠拢,国民党调动几十万大军南追北堵,妄图把红军歼灭在大渡河以南。中央军委经过讨论,决定从泸沽经冕宁、大桥、拖乌到达大渡河边的安顺场。

5月19日,中央红军派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萧华为群众工作队长的先遣军,准备借道大小凉山的彝民区。这条路线虽然避开了敌军主力部队,但要经过对汉人充满敌意的彝族聚居区。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当地彝民对汉人充满了猜忌和敌视。然而,红军虽屡遭袭击和堵截,但始终耐心给彝族同胞作解释,并严格遵守不准开枪的纪律。萧华率领的红军工作团还根据彝民重义气的特点,告知当地彝民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刘伯承率领的大批人马也要路过此地,并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小叶丹有感于红军纪律严明,很快回话,愿与红军结盟。

1935年5月22日,在冕宁袁居海子边,面对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刘伯承和小叶丹庄重跪下,按照彝族的风俗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第二天,刘伯承把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小叶丹,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

随后,小叶丹亲自带路,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族聚居区,才与刘伯承依依惜别。红军的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顺利地通过了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红军走后,国民党追究小叶丹的罪责,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宁肯牺牲生命,也不愿交出彝家红军旗。直到1950年,解放军解放冕宁,小叶丹的遗孀才献出了这面珍贵的红旗,这旗帜里有血浓于水的友谊,更有神圣而庄严的承诺。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