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17集 艾中信的油画—《红军过雪山》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3-13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画家艾中信的油画《红军过雪山》。

赏析:195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画家艾中信创作出油画《红军过雪山》,用艺术手法再现了那一段气壮山河的壮举,把红军的英雄气概定格在作品中。

油画《红军过雪山》在构思上,作者着意在“喜”和“尽开颜”上做文章,体现一种崇高美。过雪山诚然是无比艰辛的,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钢铁意志和豪迈精神,却更令人激动和服膺。因此,构图时作者独辟蹊径,采用宽阔的全景式风景布局,人物相对较小:那连绵的雪山、蔽日的长云、肆虐的大风,充满了画面,而一队逶迤的红军战士却如丰碑一般屹立在积雪风暴间,缓慢却坚实地顶风而行,景和人物融为一体。在造型上,人物和景色处理得简洁洗练,有种雕塑的整体感,雪山高寒苍凉更衬托出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意志:生动感人的形象、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两者相得益彰。整幅画如严峻的史诗一般展开,大气磅礴的表现形式与气势恢宏的主题和谐统一,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红军过雪山:红军过雪山,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红军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白雪皑皑,山高谷深,气候变幻无常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又称亚克夏山、马塘梁子)、仓德山(又称昌德山、昌德梁子)、打古山(又称拖罗岗、施罗山、塔鲁岗)等雪山。雪山地区的行程约31天,1350公里。

1936年4月至7月,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翻越了雅哈雪山、磊雪山、小雪山、茨布腊山、扎拉牙卡山、藏巴拉雪山、东隆山、米拉山、玉龙等雪山。 雅哈雪山是红二、六军团从云南渡金沙江后北上西康甘孜途中,于1936年4月底中翻越的一座大雪山。雅哈雪山海拔5300米,雪峰林立,高耸云端,金沙江、澜沧江的激流不断冲涮的峡谷陡峭异常,很难通行。尽管雪山陡峭险峻,道路崎岖,气候严寒,行走时呼吸困难,红二、六军团广大指战员还是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把哈巴雪山踩在了脚下。

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先后翻越了虹桥山、鹧鸪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夹金山、格达梁子、党岭山、折多山、罗锅梁子、剪子湾山、卡子拉山(喜委拉卡山)等雪山。在所经过的四川、西康、青海、甘肃四省内,翻越了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共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虹桥山、折多山、巴郎山是一次经过。虹桥山海拔4592米,是红四方面军翻过的雪山中最高的一座。

画作细节欣赏: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